日媒嘲讽国足身价不如日本一球员 范晓东直言中超越来越没意思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9-14
东京电 — 日本体育媒体《足球评论》发布的一组数据在东亚足坛掀起波澜,该报道称,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目前全队总身价仅相当于日本队前锋久保建英一人的市场估值,这一比较不仅凸显了中日足球在人才价值和国际认可度上的巨大差距,也引发了国内足球界关于联赛质量、青训体系和足球文化的深刻反思,前国脚、现任足球评论员范晓东在接受采访时更直言:“中超联赛越来越没意思,缺乏竞争力和观赏性。”身价差距背后的现实根据德国《

东京电 — 日本体育媒体《足球评论》发布的一组数据在东亚足坛掀起波澜,该报道称,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目前全队总身价仅相当于日本队前锋久保建英一人的市场估值,这一比较不仅凸显了中日足球在人才价值和国际认可度上的巨大差距,也引发了国内足球界关于联赛质量、青训体系和足球文化的深刻反思,前国脚、现任足球评论员范晓东在接受采访时更直言:“中超联赛越来越没意思,缺乏竞争力和观赏性。”

身价差距背后的现实

根据德国《转会市场》最新数据,中国国家队全体球员的总身价约为1300万欧元,而效力于皇家社会队的日本球星久保建英,目前个人身价已突破6000万欧元,这意味着,中国整支国家队的身价总和甚至不及久保建英一人的四分之一。

这种悬殊对比并非偶然,日本队目前拥有20余名在欧洲各级别联赛效力的球员,其中不乏在德甲、英超、法甲等顶级联赛站稳脚跟的核心球员,相比之下,中国队仅有寥寥数人在欧洲二级联赛效力,且多数难以获得稳定出场时间。

“身价差距本质上反映的是球员质量、联赛水平和国际认可度的全面落后。”体育产业分析师张伟指出,“日本球员经过J联赛的锤炼后能够顺利登陆欧洲,而我们的球员大多数只能在国内联赛循环。”

中超联赛的困境

范晓东的“越来越没意思”论调并非孤例,多位足球业内人士表示,中超联赛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日媒嘲讽国足身价不如日本一球员 范晓东直言中超越来越没意思

曾经的金元时代,中超凭借巨额投入吸引过奥斯卡、胡尔克、特谢拉等世界级球星,联赛观赏性和国际关注度一度达到顶峰,然而随着俱乐部财政危机爆发、品牌价值缩水以及球星外流,联赛质量呈现断崖式下跌。

“比赛节奏缓慢,战术含量低,年轻球员成长缓慢。”一位不愿具名的中超教练坦言,“现在的中超比赛,很多场次缺乏 intensity(强度)和悬念,球迷流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收视率数据证实了这一趋势,根据最新统计,2023赛季中超联赛平均收视率较2019赛季下降47%,现场观众人数也大幅下滑。

青训体系的根本差距

专家认为,身价差距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国青训体系的差距。

日本足球经过数十年坚持,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校园足球+俱乐部青训双轨制,全国中小学足球联赛参赛队伍超过4000支,每年比赛场次超过万场,J联赛各俱乐部必须建立U12、U15、U18三级青训梯队,否则无法获得联赛准入资格。

反观中国,尽管近年来青训投入有所增加,但体系化建设仍显不足,足球人口基数小、优质教练稀缺、竞赛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大多数家长仍不愿让孩子走职业足球道路,担心前途不确定性和伤病风险。

“日本孩子从6岁开始接受系统训练,每周训练4-5次,同时文化课一点也不耽误。”曾在日本执教的中国教练李斌介绍,“他们的训练注重技术细节和战术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身体对抗。”

文化差异与长远发展

足球文化的差异同样不容忽视,在日本,足球早已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社区俱乐部、学校球队和企业队构成了庞大的足球生态系统,球员受到社会尊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许多孩子的梦想职业。

相比之下,中国足球长期被负面新闻所困扰,假球、赌球、管理混乱等丑闻时有发生,导致公众信任度降低,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球迷人口,但真正参与足球运动的比例仍然偏低。

“我们需要重新构建足球文化,让足球回归本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四年一次的世界杯狂欢。”社会科学院体育研究所研究员王教授表示。

未来之路在何方?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中国足球应该如何追赶?

一些专家建议,应该放弃短期成绩主义,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扩大足球人口、提高青训质量、完善联赛体系、加强国际交流,需要改革球员培养模式,鼓励更多年轻人走出国门,即使是从欧洲二级或三级联赛开始。

日媒嘲讽国足身价不如日本一球员 范晓东直言中超越来越没意思

近年来,已有一些中国年轻球员尝试这条道路,如吴少聪加盟土耳其联赛,李磊曾效力瑞士草蜢队,虽然他们的表现尚未达到久保建英的高度,但这种尝试值得鼓励。

联赛改革也势在必行,中超需要找到商业化和竞技水平的平衡点,避免再次陷入“烧钱-崩盘”的循环,增加年轻球员上场时间、提高比赛节奏、加强裁判专业化水平等措施都需要持续推进。

日本足球用三十年时间实现了从亚洲二流到世界二流的飞跃,其经验值得中国足球认真学习,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学习,更是体系、文化和耐心的全面借鉴。

中国足球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身价差距的残酷对比应该成为奋起直追的动力而非自卑的源头,只有正视差距,找准方向,坚持改革,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发展。

正如范晓东在采访最后所说:“足球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当我们真正沉下心来,把每一块草皮、每一个青训中心、每一场青少年比赛都做好时,中国足球才可能真正进步,那时候,我们的球员身价自然就会提高,联赛也会重新变得有意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