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豪取13连胜,刷新本赛季联盟最长连胜纪录时,NBA传奇名宿、现任评论员查尔斯·巴克利却再度抛出争议性言论,在近日一档热门体育访谈节目中,巴克利直言不讳地表示:“我至今无法理解这种凯尔特人凭什么能拿下13连胜!他们的对手含金量存疑,球队核心的稳定性更值得商榷。”此番言论迅速引爆社交媒体,球迷、专家乃至现役球员纷纷加入战局,让这场关于“连胜成色”的辩论席卷整个篮球界。
巴克利与凯尔特人的“恩怨”可追溯至其球员时代,上世纪90年代,效力于76人与太阳的巴克利多次在季后赛与凯尔特人鏖战,彼时拉里·伯德领衔的绿军以铁血防守和团队至上的球风成为东部豪强,而如今,凯尔特人以双探花塔图姆与布朗为轴心,辅以波尔津吉斯的内线牵制力和霍勒迪的防守韧性,打造出攻守效率均位列联盟前三的现代化体系。
巴克利对此不以为然,他在节目中列举了凯尔特人连胜期间的对手名单,强调其中仅有3支球队胜率超过五成:“面对弱旅的连胜不过是赛程红利!若在80年代,这种表现甚至无法进入季后赛讨论。”此言虽带调侃,却折射出老一辈球星对当代篮球“数据膨胀”与“防守弱化”的批判,值得一提的是,巴克利近年屡因类似言论引发争议,从贬低三分球到质疑小球战术,其观点始终与联盟发展趋势存在微妙对立。
尽管巴克利提出质疑,但凯尔特人本赛季的表现的确经得起推敲,根据联盟最新发布的球队报告,绿军进攻效率高达118.9,防守效率为109.2,净效率值稳居联盟榜首,主帅马祖拉打造的“五外阵容”通过空间拉扯与无限换防,极大提升了进攻容错率,塔图姆场均28.5分8.1篮板的数据虽较上赛季略有下滑,但其关键时刻真实命中率跃升至61.3%,印证其正向“高效领袖”转型。
更值得关注的是凯尔特人对三分球的运用,全队场均出手42.1次三分,命中率38.7%,两项数据均创队史纪录,波尔津吉斯作为空间型五号位,场均以36.5%的命中率投进2.1记三分,彻底颠覆传统内线角色,前NBA教练乔治·卡尔在社交媒体上反驳巴克利:“现代篮球的胜利公式已变,绿军正是新体系的完美践行者。”
巴克利言论发酵后,凯尔特人核心杰伦·布朗在训练后接受采访时回应:“有些人永远活在自己的时代,但篮球不会倒退。”尽管未直接点名,其指向性不言自明,队友霍勒迪更调侃道:“如果13连胜不值一提,那我建议批评者先去重温比赛录像。”
部分名宿选择站在巴克利一边,退役球星沙奎尔·奥尼尔在节目中调侃:“我同意查尔斯,现在球员的‘强硬指数’确实不如从前。”但更多现役教练与分析师则持反对意见,ESPN资深评论员多丽丝·伯克指出:“凯尔特人的连胜涵盖了逆转、客场攻坚及伤病应对,其战术执行力堪称教科书级别。”
巴克利与凯尔特人的争论,本质是篮球理念代际冲突的缩影,老一辈球星强调身体对抗与低位技术,而新时代球队更注重节奏、空间与效率优化,凯尔特人总经理布拉德·史蒂文斯曾公开表示:“篮球的本质是赢球,而非复刻某种特定风格。”
巴克利作为评论员的“争议人设”亦值得玩味,TNT节目制作人曾透露,巴克利被鼓励在分析中保持“尖锐风格”,以提升节目话题度,此次针对凯尔特人的批评,恰逢TNT收视率面临NBA新转播合同竞争的关键期,其言论是否掺杂商业考量,成为业内另一热议焦点。
尽管身处舆论漩涡,凯尔特人全队并未放松备战,接下来他们将连续迎战掘金、雄鹿等争冠对手,这段“魔鬼赛程”被视为检验连胜成色的试金石,塔图姆在社交媒体发布训练照片并配文:“沉默前行。”显然,球队希望用赛场表现回应质疑。

而巴克利是否会在未来节目中修正观点,或许取决于绿军能否持续胜利,若凯尔特人最终捧起奥布莱恩杯,这场争论自会尘埃落定;若连胜终结,巴克利或许将获得更多支持者,但无论如何,此次事件再次证明:篮球不仅是竞技对抗,更是理念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本文完)